道教

道教,屬於一種一元泛靈信仰。道教的創世觀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和主宰,無所不在,無所不包,萬物都是從"道"演化而來的,即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教相信眾生皆有靈,道理上眾生皆可通過修煉成仙,則眾神仙很多是來自人間,眾神仙皆是人通過"道"衍化而成。雖說眾生皆可修煉,然而眾生之中有某類能夠比其他的更容易悟通大道;有某類眾生要悟道則極為困難。道教諸門派對此有不同的諸傳釋,《太平經》稱"上善的"(或"至善的"、"善種的",有極致完美的意思)更容易悟道,修道對於"上善的"來說,如同須臾之學,也就是一剎那的事。《太平經》又稱惟"帶天命的"才能成仙,但眾生皆不知天數,惟有通過修道去脫劫;而北魏道士寇謙之將難以悟道的眾生理解為"鬼道眾生"、"雜亂的",存在於三惡道。任何屬於離間、誹謗、破壞、阻撓、殺害修道眾的,無論是想象的或是實行的,都是道教的惡罪,犯者死後會進入陰間地獄,歷諸世皆不能脫劫,並且作為諸神的奴僕。道士通過修煉去脫離塵世,成為擁有各種法力的神仙,最高修為者也可以達到天尊,所以道教眾神仙在歷史上都是確有其人。

原始道教並無所謂最高神祇,亦不供奉任何神像,亦無任何宗教符號,修道的方法亦不止一種,原始道教所說的"三清"只是世界的原始形態。道教否定唯一真神的存在,其理想境界不同於佛教所說的涅槃,又沒有印度教的階級觀念。道教的眾神仙都是長生不老,無性(可說是雌雄共體,亦可以說是能夠隨意變化形態),有能力存在於凡人無法抵達的諸仙境之中(洞天福地)。道教的理想世界是世俗的,相信得道的眾神仙會返回人間,並使用諸法術濟世,也司道化地獄之職,這與佛教的圓寂便有很大出入。道教于漢代末年在中國勢力龐大,以至于早年佛教徒為了進入中國,曾依附道教,並自稱是"浮屠道",是道教諸分支之一,並提出老子化夷說。根據老子化夷說,佛教其實亦源出老子,與道教同源。後來一些道教派別也有稱呼佛祖為金仙,列作道教眾神仙之一。佛教中的一些用語也有來自原始道教,例如"玄關"一詞後來被佛教禪宗使用。

道教最早可追溯至漢族的原始宗教。到春秋戰國時期,諸原始宗教經歷了顯著的演變,並與社會文化知識相分化,諸陰陽家、諸神仙家與此同時興起,各種尋找神仙及長生不老之術的活動,屢見于史書。秦始皇在位期間,曾派方士徐福入海尋找蓬萊神山及仙藥,惟徐福後來滯留亶洲不回。這一時期,逐漸產生了方仙道、黃老道等諸初期道教思想,黃老道併為漢代所崇尚。在東漢之前道教已有諸多宗派。至東漢末年出現五斗米道(後來的天師道)。天師道以老子為先師,其諸基本經典分別是《道德經》和張陵編寫的'老子想爾注',以長生不老或成仙為其最高目標。其諸道術主要是通過章表,符咒招神驅鬼,以及行氣、導引等。主要活動在成都周圍,也可能在少數民族中傳播。許多學者認為天師道與當地少數民族所盛行的巫術有很密切的關係。眾道士能替眾信徒上章向三清、玉帝、三官等眾神,許願求福。東漢末年出現的太平道,于往後發動了黃巾起義,被朝廷鎮壓及經過多年戰爭而消亡。道教于東晉末年傳入越南,五斗米道孫恩在江南發動起義失敗後,其妹夫盧循率部逃至交州,得到越南人李脫幫助進攻交州府城,失敗後李脫赴水自盡。吳朝以後,越南在五百年中,又先後建立過丁朝、前黎、李朝、陳朝、胡朝和後陳等朝代。至南北朝,道教派別眾多、各派教義戒律各不相同的情況仍舊。北魏道士寇謙之吸收佛教輪迴觀、業力因果、諸天地獄等諸概念改革道教諸教義,又仿照佛教諸戒律和諸法會儀軌托文太上老君制定了道教諸戒律和破地獄等諸科儀,廢除了"集體黃赤之術"、"交五斗米入道"、"男女合氣之術"等諸習俗與諸教理。經過宗教改革,北魏立道教為國教,標志著國家承認了道教為統一合法宗教。到唐朝時太宗皇帝尊崇老子為唐朝皇室之祖。道教在唐太宗與唐高宗的大力推行下,成為了唐朝的國教。唐高祖李淵于武德七年,遺前刑部尚書沈叔安往冊建武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麗王,仍將天尊像及道士往彼,為之講老子,其王及道俗等觀聽者數千人[注 1]。至此道教傳入朝鮮半島。翌年,高句麗榮留王又遣人人唐學佛老之法[2]。金末元初全真道道士丘處機又一次宗教改革,仿照佛教五戒、八戒,和沙彌、比丘、菩薩三罈大戒,制定了五戒、八戒,和初真戒、中極戒、天仙戒三罈大戒,且規定眾清信士必須經受戒儀式、由一名道士主持授戒才能算作道教徒。全真道自此成為佛教化最深的道教派別,其神祇體系亦吸收了佛教菩薩,這些戒律也為全道教普遍遵守。

道教與中國民俗文化和中國神話高度結合,有深厚的文化傳統和廣泛的群眾基礎。不少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都是源於道教道教的諸養生術還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傳統醫學經典《黃帝內經》中經絡學等諸方面的內容。此外,許多道教徒研習醫術,對於中醫學發展頗有貢獻,如葛洪、陶弘景、孫思邈等眾人,于中醫藥皆有所建樹。歷史上不少皇帝信奉道教,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東晉的簡文帝,北魏的明元帝、太武帝,宋朝徽宗趙佶,明朝世宗朱厚熜。唐朝道教的地位甚至凌鴐于任何其他諸宗教。道教的煉丹術對火藥的發明有着重要的影響。許多漢族和一部分瑤族、壯族信奉道教。另外,道教的一些神仙如關公,在滿族、藏族等諸民族中有一定影響。道教徒活動的宗教場所,統稱為宮觀。中國共有道教諸宮觀九千餘座,乾道、坤道等眾五萬餘人。

概論

道教屬於一元泛靈信仰,尋求得道成仙。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原。道教吸收了先秦百家之一的道家的哲學,以"道德"為核心的信仰體系。直到漢朝中後期有教團產生:張陵在益州(在今四川省)的鶴鳴山修道,創立了天師道,奉老子為太上老君,並建立二十四治。至南北朝時道教的宗教形式已相當接近現代[5]。唐代太宗皇帝尊封老子為唐室先祖。

現在的道教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等諸宗教觀念和諸修煉方法,以"道"為最高信仰,奉老子為先師,其諸經典有《道德經》等,尋求得道成仙。道教的諸修煉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外丹、煉氣、導引、內丹,和科儀。道教眾神仙分為內丹修煉者、功德成神者、與道術修練者。

中國道教

先秦
道教最早可追溯至漢族的原始宗教。到春秋戰國時期,諸原始宗教經歷了顯著的演變,並與社會文化知識相分化,諸陰陽家、諸神仙家與此同時興起,各種尋找神仙及長生不老之術的活動,屢見于史書。這一時期,逐漸產生了方仙道、黃老道等諸初期道教思想。秦始皇在位期間,曾派方士徐福入海尋找蓬萊神山及仙藥,惟徐福後來滯留亶洲不回。

漢代
早在東漢之前道教已有諸多宗派,以史籍所載所曰,有關張陵、張魯的事蹪,來論述道教不創自三張父子,而《後漢書》有文于下:"張魯字公旗。初祖父陵,順帝時客于蜀,學道鶴鳴山中,造作符書以惑百姓。受其道者輒出米五斗,故謂之米賊。陵傳子衡,衡傳于魯,魯遂自號師君。其來學者,被名為鬼卒,後號祭酒。祭酒各領部眾,眾多者名曰理頭。皆校以誠信,不聽欺妄。有病,但令首過而已。諸祭酒各起義舍于路,同之亭傳,縣置米肉以給行旅。食者量腹取足,過多則鬼能病之。犯法者先加三原,然後行刑,不置長吏,以祭酒為理,民夷信向。朝廷不能討,遂就拜魯鎮夷中郎將,領漢寧太守,通其貢獻。"又《三國志·張魯傳》劉宋、裴松之注引《典略》:"熹平中(熹平為漢靈帝年號,172—177年),妖賊大起,三輔有駱曜。"光和中(光和為漢靈帝年號),東方有張角,漢中有張脩。駱曜教民緬匿法,角為太平道,脩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師持九節杖,為符祝(咒)。教病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得病或日淺而愈者,則雲此人通道;其或不癒,則為不通道。脩法略與角同,加施靜室,使病者處其中思過;又使人為監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文,使都習,號為監令,為鬼吏,主為病者請禱。請禱之法,書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為常,故號曰五斗米師。實無益於治病,但為淫妄,然小人昏愚,競共事之。后角被誅,脩亦亡。及魯在漢中,因其民信行脩業,遂增飾之。教使作義舍,以米肉置其中以止行人。又教使自隱,有小過者,當治道百步,則罪除。又依《月令》,春夏禁殺,又禁酒。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在《典略》這段文獻的記載中,裴松之誤以為張脩是張衡。姑且不論諸人名是否有誤;但可以很清楚看出當時諸教派相當多;五斗米道與太平道一樣,都僅能算是道教的一個派別支流;在當時的道教,不僅僅是張陵張魯一家而已。而且或說張陵撰,或說張魯撰,常以"偽伎"一語,來攻襲其他諸教派,可以看出當時不僅道教的諸派別多,還常互相攻擊。又張道陵所傳之經,稱為正一經;而《雲笈七簽.卷六第四》:"《正一》者,真一為宗,大上所說。《正一經》,天師自云:'我受于太上老君,教以正一新出道法。謂之新者,物厭故舊,盛新,新出,名異實同,學正除邪,仍用舊文,承先經教,無所改造。亦教人學仙,皆用上古之法。'王長慮後改易師法,故撰傳錄文,名曰《正一新出儀》。"由張陵的標榜"新出",可知當時諸舊經、諸舊法固多。而通常宗教都是發展到某個階段後,才會定向分裂,成為多種不同的諸教派;由此可印證道教不創自張道陵。因而若以道教歸屬於張道陵所創不合乎于史實。因此,其他道教分支為了以示區別,也就不再以"道教"自稱。

東漢末年

至東漢末年,張道陵在西南蜀地益州(在今成都)稱得太上老君(老子)"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從而創立了天師道(五斗米道)。天師道初入道者稱為"鬼卒",骨幹稱為"祭酒",並以"治"為傳教單位。張道陵死後,傳其子張衡,衡死後,傳子張魯。東漢末年,張魯自命諸侯,佔據漢中,建立持續達近30年政教合一的政權,後投降曹操。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是張修在漢中創立了五斗米道,而張魯只是繼承人。因為,曹丕所作的《典略》記載:"靈帝熹平中,妖賊大起, 三輔有駱曜,光和中,東方有張角,漢中有張脩。駱曜教民緬匿法,角為太平道,脩為五斗⋯脩法,略與角同⋯⋯后角被誅,修亦亡,及魯在漢中,因其民信行脩業,遂增飾之。"在提到靈帝時妖賊大起時,提到了張脩和五斗米道,但沒有提及張道陵和張衡父子。《典略》還點明,五斗米道本來起源於張脩,後來張魯奪取了漢中,因為百姓相信張脩的五斗米道,便對其進行增加修飾,把天師道創始人的身份安在了自己的祖父張道陵身上。

同時期在中原也有張角創立了太平道,他曾組織民眾起事反抗東漢王朝,史稱黃巾起義。正一道和太平道的出現,標志著道教開始成為有嚴密思想體系和組織制度的宗教。在這種社會背景下,訂定道教諸經書的主要創始人物張道陵綜合傳統的鬼神崇拜、神仙思想、陰陽術數、卜筮巫術,並與漢代所崇尚黃老道思潮逐漸融合。道教諸教派也于此時形成,道教的宗教形態初具。。

魏晉南北朝
東晉中後期,江南的杜子恭所傳的道派也屬於天師道一系,影響所及很廣,東晉上下都禮敬他。謝靈運自小被送到杜明師處撫養長大。杜子恭廢除了入道者必須交納五斗米的規定。東晉末年,杜子恭去世後,這一區道徒孫恩、盧循利用五斗米教的群眾基礎發動叛亂,被東晉朝廷鎮壓,但是五斗米教仍然存在。杜子恭的玄孫杜京的影響力很大,與上清派關係密切。但是張道陵一系的天師道自張魯死後,就傳承不明。

傳入交州
最早期道教傳入越南最早是在東晉末年,五斗米道孫恩在江南發動起義失敗後,其妹夫盧循率部逃至交州。而越南人李脫幫助盧循進攻交州府城,失敗後赴水自盡。吳朝以後,越南在五百年中,又先後建立過丁朝、前黎、李朝、陳朝、胡朝和後陳等朝代。在此期間,中國和越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交往十分密切,此時道教隨着移民而傳入。

第一次宗教改革
至南北朝,道教諸派別多、諸派教義戒律各有不相同的情況仍舊。北魏時,嵩山道士寇謙之自稱奉太上老君之命,革新五斗米道,清整道教張天師派系,創立新天師道。 天師道在寇謙之改革後,他這一脈被稱為北天師道或新天師道,另外,繼承葛洪思想的陸修靜一脈,則號稱南天師道。寇謙之吸收佛教輪迴觀、業力因果、諸天地獄等諸概念改革道教諸教義,又仿照佛教諸戒律和諸法會儀軌托文太上老君制定了道教諸戒律和破地獄等諸科儀,廢除了"集體黃赤之術"、"交五斗米入道"、"男女合氣之術"等諸習俗與諸教理。至此,道教建立了較為完備的宗教體系和神仙體系,宗教形態達到成熟;北魏立道教為國教,標志著國家承認了道教為統一合法宗教。

隋唐
唐朝時太宗皇帝崇老子(李耳)為唐朝皇室(李姓)之祖。然而,道教諸派別分立且相互時有齟齬的情況未得到根本解決。後明朝張正常等撰《漢天師世家》給出了一個完備的傳承系統,並得到了當時朝廷的認可。

傳入高句麗
道教于7世紀傳入朝鮮半島。624年(唐朝武德七年)高句麗榮留王曾請奏唐高祖希望傳授道教教義。唐高祖李淵于武德七年,遺前刑部尚書沈叔安往冊建武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麗王,仍將天尊像及道士往彼,為之講老子,其王及道俗等觀聽者數千人。翌年,高句麗榮留王又遣人人唐學佛老之法。

宋元
到宋真宗時,有了對第二十四代天師張正隨的明確記載。元朝大德八年(1304年)三十八代張天師張與材,被封為"正一教主",而張天師之天師道,從此也常被稱為正一道。

第二次宗教改革

據清代道士王常月稱,金末元初全真道道士丘處機又一次宗教改革,仿照佛教五戒、八戒,和沙彌、比丘、菩薩三罈大戒,制定了五戒、八戒,和初真戒、中極戒、天仙戒三罈大戒,且規定清信士必須經受戒儀式、由一名道士主持授戒才能算作道教徒。全真道自此成為佛教化最深的道教派別,其神祇體系亦吸收了佛教菩薩,這些戒律也為全道教普遍遵守。

道教諸教義主要融合自道家學說。道教與道家是不同的,因為道家是學說,無宗教形態;道教是宗教,雖奉老子為教主,莊子為祖師,但其主張與老莊的思想並不完全一致,而更多得益於漢初盛行的以黃帝、老子之名言修道養壽的黃老道。道教的另一淵源是始於戰國、盛于秦漢的方仙道,亦可遙追殷商的鬼神崇拜。

創世觀
天師道從創宗之初,漢代張道陵老子的《道德經》為其本經典。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和主宰,無所不在,無所不包,萬物都是從"道"演化而來的,而"德"則是"道"的體現。三清則是"道"最初的人格化顯現,也代表了宇宙創生的三個重要諸過程,即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清化生出天地宇宙和自然諸神,這些稱為先天尊神(天尊),乃道所演化,先天既與道體合一。人類通過諸修煉方式可以達到與道合一的境界,稱為神仙,最高修為者也可以達到天尊。

五劫
道教指天地初分及化生萬物的五大劫,萬物演化的五個時期。《雙槐歲鈔》:老氏之書曰:"天地之數有五劫。東方起自子,曰漢,為始劫。南方起自寅,曰赤明,為成劫。中央起自卯,曰上皇,北方起自午,曰開皇,俱為住劫。西方起自酉終於戌,曰延康,為壞劫。

生死觀

道教信仰中,相對於人間,有鬼、神仙所居的"幽冥"、"天界"、"仙境"一說。幽冥,又稱陰間、陰司、黃泉、幽都,主管人間生死壽夭,對生前善惡賞罰,為陰曹地府之所在天界與仙境

道教屬於一元泛靈信仰,眾神仙皆是從人由道衍化。在道教中,若人得道,就可成為神仙,可以進入仙境。《太平經》:"上善之人",死後陰曹判官"著善籍之文,名之為善人之籍","行仰善,與天地四時五行合信,諸神相愛,有知相教,有奇文異策相當,見空缺相薦相保,有小有異言相諫正,有珍奇相遺,共進于天神。"天庭就是神仙的國度。又有以道教發源地青城山為地上天國都城的說法,《廣黃帝本行記》:"青城,天國之都"。在道教中,天上設有以玉皇上帝為首的天庭,和民間信仰不同的是,民間信仰中玉皇大帝為眾神之王,而在道教中,玉皇大帝的職能是承三清道祖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之命,察紫微之庭,"小事專掌,大事申呈"。按《雲笈七簽》"天地部",天共有三十六層。

道教有三清,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其中道德天尊即是太上老君。道教世界觀認為天庭有玉皇大帝統治萬神,地獄和海中世界各有其主的概念,地府與海洋作為天庭的附屬,而天、地、海三個區域的主神即三官大帝道教也發展出了閻羅地府和王水晶宮的一系列眾神仙,再加上地方神仙系列如四值功曹、山神、城隍、土地神、灶君等,並吸收了古代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西王母九天玄女等。

《太平經》中"神仙"分為六等,張君房《雲笈七箋》道書中"神仙"分為十個等級,以道書來說,道教的神仙譜系中,最高為"三清"、"四禦",最低為"城隍"、"土地"。這是經過長期演化才逐漸定型的。如媽祖、關帝、岳王、雙忠等眾神仙,本為民間的豪傑英烈,因為民間信仰而納入道教的眾神仙之一。道教早期雖然不供神像,但為了傳播方便而開始塑造神像供奉,在大型道教宮觀中,必有"天尊殿"(或曰"三清閣")以及"四禦殿",至于其他神仙,則根據道觀之歷史、地理特點而不盡相同,併合祀"三清"神像。此外,道教先人認為人身也是一個小天地,因此人身上的各種器官,例如毛髮、五官等等也都有眾神靈駐守,而且還有相應的修持方法,如三屍神與庚申信仰。

現今許多人引述《封神榜》裡的神尊,此種神尊皆屬於小說野史,與道教諸記載有很大差別,故多半屬於靈山派。。其構造體系,源自古代中國掌管刑獄的司法官僚系統。

道教強調人通過修道成仙的可能性。明朝道士張三丰認為人道為仙道的基礎,強調素行陰德,仁慈悲憫,忠孝信誠,則全於人道,成於仙道。道教有《道德經》、《南華經》等諸經典,也包含了《易》,以及陰陽家、儒家、以及神仙家等諸內容。

眾護法太保
道教有四大護法元帥,即四位衛護道教的護法神,相傳玄天上帝有"三十六位天將"護法,這三十六將都是各大廟宇知名的神祇,其中以四大護法元帥為代表,四大元帥組合頗多樣,如:"溫、康、馬、趙"、"溫、岳、馬、趙"、"溫、殷、馬、趙"、"溫、李、馬、趙"、"溫、康、馬、王"、"溫、康、高、趙"、"溫、張、蕭、趙"、"溫、周、馬、趙"等,依據《三教搜神大全》。

陽間與陰間
幽冥(古時凡非陽世即幽冥,甚至包括天神與山精水魅的居住地)的概念大於地府(陰間中亡魂居住的地方),地府的概念大於地獄(地府中犯罪亡魂被拷打的地方)。一般人死後,先到各縣、州、府、都城隍處接受初審,再逐步移送地府。根據《太平經》,人在世間,"為善亦神自知之,惡亦神自知之",行善之人,則其在陰曹的命簿"無惡之辭","天見善,使神隨之,移其命籍,著長壽之曹",不僅能長壽,而且還能讓子孫得福,上善之人則能成神;行惡之人,死時則入惡曹地府判罪受罰,而以後還有改過自新的機會。

漢代張道陵時,有三官大帝之說,分別為天官大帝、地官大帝、水官大帝,分別管理天、地、水,而地官大帝統轄五嶽名山與地府一切事宜,而又有泰山神東嶽大帝為冥界主宰,因泰山是天子封禪所在,上通天庭,下通地府,故普通人死後亡魂會歸於泰山之下,後來又認為酆都為冥界入口,則酆都之神酆都大帝也被奉為是冥界主宰,但兩者職能、屬性、部屬及管轄範圍几乎一模一樣,民間常常視為同一神,然而在道教有說法認為兩神皆共掌陰間,酆都大帝輔佐東嶽大帝執掌地府,類似現今的司法院正副院長。十殿閻君則為兩大帝之部下。

九泉(地獄)

一曰酆泉號令之獄,主攝天魔。

二曰重泉斬馘之獄,主攝不職典祠。

三曰黃泉追鬼之獄,主攝山魁精魅。

四曰寒泉毒害之獄,主攝江湖水怪。

五曰陰泉寒夜之獄,主攝血食邪神。

六曰幽泉煞伐之獄,主攝山林木客。

七曰下泉長夜之獄,主攝古墓伏屍。

八曰苦泉屠戮之獄,主攝師巫、逆鬼

九曰凕泉考焚之獄,主攝刑亡橫死。

六道輪迴概念

十殿閻羅王
佛教傳入中國後,道教受其影響,自唐宋時期開始出現六道輪迴、地獄等諸概念。道教的地獄更像是陰間的監獄,是亡魂受刑罰的地方。後來又有六道輪迴的概念,其中地獄道是六道輪迴中最惡的。"重獄"一詞便是指十八層地獄。而十八層地獄分別由十殿閻君掌管,地獄中最令亡靈痛苦的,是第十八層的無間地獄。十殿閻羅王一說源於唐代,相傳玉皇大帝冊封閻羅王,由閻羅王統領地獄,閻羅王更分為十殿,十殿各有其主和名號,稱地府十王,又稱十殿閻羅王,而十殿閻羅王及其一切部眾受到酆都大帝與東嶽大帝的管轄,負責管理地獄,還有許多的陰間事務則交由酆都六宮、陰司七十五司與四岳大帝負責。佛教認為眾神仙奉地藏王菩薩為幽冥教主,並聽命于旗下。

  一七、秦廣大王太素妙廣真君,

  二七、楚江大王陰德定休真君,

  三七、宋帝大王洞明普靜真君,

  四七、五官大王玄德五靈真君,

  五七、閻羅大王最勝耀靈真君,

  六七、卞成大王寶肅昭成真君,

  七七、泰山大王等觀明理真君,

  百日、平等大王無上正度真君,

  小祥、都市大王飛魔演慶真君,

  大祥、轉輪大王五化威德真君。

第一曰監天地獄,第二曰平天地獄,

第三曰九天地獄,第四曰律令地獄,

第五曰清泠地獄,第六曰無量地獄,

第七曰太真地獄,第八曰三六地獄,

第九曰天乙地獄,第十曰黑劫地獄,

第十一女青地獄,第十二拷掠地獄,

第十三刀山地獄,第十四劍樹地獄,

第十五銅柱地獄,第十六勒林地獄,

第十七火山地獄,第十八爐炭地獄,

第十九銅汁地獄,第二十鋸㕰地獄,

二十一石硤地獄,二十二寒冰地獄,

二十三河伯地獄,二十四熱火地獄。

十殿閻羅王各有其主、誕辰和專職,簡述如下:

第一殿:秦廣王蔣(傳說是:東漢的蔣子文),二月初一日誕辰(一說為二月初二日),專司人間壽夭生死,統管吉凶。
第二殿:楚江王歷,三月初一日誕辰,專司等活大地獄。
第三殿:宋帝王余,二月初八日誕辰,專司黑繩大地獄。
第四殿:五官王呂(伍官王),二月十八日誕辰,專司眾合大地獄。
第五殿:閻羅王包(傳說是:北宋的包拯),正月初八日誕辰,專司叫喚大地獄。
第六殿:卞城王畢,三月初八日誕辰,專司大叫喚大地獄。
第七殿:泰山王董(傳說是:後漢的董極),三月二十七日誕辰,專司焦熱大地獄。
第八殿:都市王黃(傳說是:五代的黃思樂),四月初一日誕辰,專司大焦熱大地獄。
第九殿:平等王陸,四月初八日誕辰,專司鐵網阿鼻地獄與枉死城。
第十殿:轉輪王薛,四月十七日誕辰,專司各殿解到鬼魂,區別善惡,核定等級,發往轉世。

諸門派

道教內部門派眾多,因分派標準不同而名稱各異。

歷史上有正一道(祖師張道陵)、全真道(祖師王重陽)、全真南宗(祖師張伯端)、真大宗(祖師張清志)、太一宗(祖師莫洞一)五大宗之分法,與天師道、全真道、靈寶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還有道德、先天、靈寶、正一、清微、淨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說法。

近現代最有影響的則是符籙派和丹鼎派,就純宗教方面分之,主要分為五個派別為:

積善(積善派):主張行善施仁,累積功德,安己利人,達到天人相感為目的。
經典(妙真道):主要為研究道教典籍,闡釋玄學哲理,推究天人奧秘。
丹鼎(金丹派):主張經由性命雙修、服食辟榖等方式,達到超凡入聖、羽化登仙目的,分外丹與內丹二脈。
符籙(符籙派):主要以進行飛符演法(符咒)、齋醮祈禳、拜章禮鬥,以治病除煞、濟人度鬼為目的。
占驗(占驗派):主要修為以探究命、卜、相與五行數術、預測吉凶禍福,以趨吉避凶為目的。
道教的正式分派,一般認為是開始於宋、元。道教歷史上較有影響的有7個大派:

正一道:下面又分有靈寶派、天師道、閣皂宗、閭山派、六壬等。其道士可以在家修行,不戒葷腥,可婚娶生子。其道觀一般被稱作為"子孫廟"。
全真道:源於鍾離權、呂洞賓的內丹思想,又有南宗和北宗之分。支派很多,如門派、遇仙派、淨明派、南無派、隨山派、崳山派、華山派、清靜派等。
真大道教:金朝時創立,蒙元以後逐漸衰微,逐漸歸併到全真道中。
太一道:金朝時由衛州(即今河南淇縣)人蕭抱珍創立,元末以後逐漸衰微。其教主要崇奉"太一神"。
淨明道:南宋時創建,明朝以後該教逐漸歸入正一道。
上清派及其支派"茅山宗":在隋朝到初、盛唐、宋時成為當時道教的主要派別,傳道範圍也從南方延伸到了北方。以"元始天尊"為最高神,供奉三茅真君
武當派:明代張三丰于湖北均縣武當山創立。供奉真武大帝為主神。
明朝以後,道教主要分為正一道和全真道二大派別,其他宗派全部歸納到這二個宗派之下。現在北京的白雲觀藏有《諸真宗派總簿》,所列道派系譜共有八十七派,實際上有些只是系譜的續字,不是獨立一派。另外據教內所傳典籍,應為36天教及72地教,總共應108個教派。

全真道信徒稱為清信士等,受三歸五戒後稱居士,俗家弟子互相尊稱師兄、師長、道友、道侶、同道、同參等。全真教北派自金代王重陽創始後即有出家制度延續至今。正一派的出家制度則先於全真教,並有多位歷代高道為其代表人物,其中最著名者為成就天師的薩守堅。出家者則稱謂較多,一般尊稱道長、仙長、道士、道姑(女性)、道人、道爺、真人(位列仙班者,義為純真無垢之仙人)、高道等,另有高真、高功、高士、大德、羽士、羽衣、羽人、羽客、黃冠(男性)、女冠(或女黃冠,女性)、乾道(男性)、坤道(女性)和道童(剛出家的年輕人)。根據全真、正一派別的不同,又有全真道士、正一道士的異稱;全真齋醮道士稱法師,正一齋醮道士稱散居道士;有的道士娶有妻室,又稱火居道士,俗稱連家道;從事喪葬儀典者稱烏頭道士;全真還有煉師、嗣師(未受戒)、宗師(已受戒)、律師(方丈)、大師(司戒壇者)。全真道道觀內主持事務者稱住持,是以理事房間為方丈長寬得此名;方丈以下的總管稱監院;接待信眾、賓客者稱知客。張陵及其後嗣稱天師,全一派亦有道士自稱天師的。

宮觀

道教的宗教場所是宮觀。宮觀可以分為兩種:廟宇指供民間信仰的信眾祭祀、供奉和求庇佑的地方;道觀則指道教徒們修煉、傳道和舉行各種宗教儀式以及生活的場所,多位於名山大川附近以及大城市裡。

早期宮觀主要是靖(靜、靜室)和治,另有些道室名廬,治中亦可稱為館。所謂靖或靜,系奉道之家所設立的靜室,意在與家中其他之處隔離。"奉道之家,靖室是致誠之所。其外別絶,不連他屋。其中清虛,不雜餘物。開閉門戶,不妄觸突。灑握精肅,常若神居。唯置香爐、香燈、章案、書刀四物而已。"可見,它最初出現就是為區分聖與凡,道士與一般居民,奉道與俗事的界限而立。

修煉和修道 (道教)

煉丹
內丹術和外丹術
道士的自身修行成為道術,包括內丹,外丹,服食等內容。

內丹則是指通過行氣,導引,呼吸吐納,在身體裡煉丹以達到長生不老的目的。外丹和內丹的用語相同,但是所指代的含義完全不同,比如把人體比喻為燒煉丹丸的爐鼎,不過理論上還是具有相通性。古時煉丹術的傳授大多師徒相承,口口相授,外人很難瞭解。將人體的三丹田稱為"三元"是道教內丹術的說法。"混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人亦法之,號為三焦、三丹田,以養身形,以生神氣。"亦有認為"三元"指元精、元氣、元神。

外丹是指燒煉丹砂鉛、汞等礦物以及藥物,製作能夠使人長生不老的丹丸。現代科學認為這些丹藥大多有毒,古人也有很多服食不當致死的例子,外丹也被認為是現代化學的先驅。另外,外丹術也可指煉金術或道家法術如符籙、雷法等。

道教戒律
原始道教並沒有任何清規戒律,並不要求素食,不禁食肉飲酒。古時祭天採用牛、羊、豕,且須用酒,因此早期道教顯然不禁止酒肉。後來,由於外來的佛教傳入,才使得道教發生變化,仿照佛教製造了一些清規戒律。道教戒律是一些約束道士思想言行的準則。是由北魏寇謙之創立,因為早期張道陵所制的道戒不嚴。到北魏時期道戒鬆散各成一體,教職多為父承子繼。到了隋朝根本廢除集體黃赤之術和交五斗米入道。道教的戒律依照不同的教派,有着不同的內容。一般說來,全真派的戒律嚴於符籙派。戒律的內容主要有不得殺生,不得喝酒吃肉,不得偷盜,不得邪淫等。戒律是教徒必須遵守的,全真三堂大戒在清朝白雲觀高道王常月于《鉢鑒》中稱丘處機革新道教傳統戒律,乃彷彿教沙彌,比丘,菩薩三戒之制定初真,中極,天仙戒。而且必須有一個受戒儀式一名道士才能算作教徒。根據規則的嚴緊程度,戒律可以分成上品戒,中品戒,下品戒。根據戒條的多少有"三戒"、"五戒"、"八戒"、"十戒"、"老君二十七戒"等[4]。除戒律外,還有道教清規,就是道士犯戒以後的處罰手段。具體條例派別不同則規定也不同。

道術
道術主要分兩大類,道士的自身修行和道教儀式,內容包括道教經法、懺法、齋、醮、符咒、禁咒、隱遁、乘𫏋、驅邪、伏魔、降妖、消災、祈禳、房中術、神仙術、辟榖、風水堪輿、占卜等。此外道教還有許多道術。例如內觀、守一、存思、辟榖等多種,具養生之效也被人歸為氣功。五術一般認為包括山(仙)、醫、命、卜、相五類,後三術又歸類于術數。五術基本構成,都是源自易經,易經涵蓋時空,宇宙的萬事萬物,都是陰陽相互對立又能相互轉化,如冬去春來,夏去秋來,月升日落,老死少生等等。

儀式
道教的儀式統稱為"齋醮科儀",齋是清潔的意思,醮是指祈禱,又稱為道場。道教祭祀神仙,由於認為神仙清高潔靜,因此祭祀前需要沐浴更衣,不行房、不飲酒、不食肉,進行齋戒。進行祭祀活動稱為"醮",道教儀式在發展過程中吸取了許多佛教的內容(中國佛教儀式在發展過程中亦吸取了許多道教的內容)。道教認為通過這些儀式可以去災求福。占卜也是儀式的一部分,包括卜卦、抽簽、測字等。道教的法器有香、符。

與道家的關係
道家與"道教"二詞,常被不加區別地使用。從歷史來看,這兩個詞指稱過很多不同的內容,也曾混為一談;現在也仍然有人將二者等同起來。然而,如果將道家理解為由老子莊子開創,並在魏晉被重新發明的哲學思想流派,將道教理解為于兩漢逐漸形成,後又有若干發展分化的宗教,那麼,雖然道教在理論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要素,甚至奉老子為教主,但是二者還是不能混為一談,也不能說道教理論就是道家思想。道教作為一種宗教,有其神仙崇拜與信仰,有教徒與組織,有一系列的宗教儀式與活動,其主要派別的傳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為一個哲學思想流派,其思想演變與代表人物應是它被解說時最重要的內容;魏晉之後道家思想的傳承演變,現在看來還是模糊而難以說清的,但它對歷代學者文人的影響卻仍是依稀可辨的;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說,狹義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時代以老子莊子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學思想流派。

也有學者認為,道家思想與宗教或有莫大聯繫。如聞一多在《道教的精神》一文中曾指出:"我常疑心這哲學或玄學的道家思想必有一個前身,而這個前身很可能是某種富有神秘思想的原始宗教,或更具體點講,一個巫教。這種宗教在基本性質上恐怕與後來的道教無大差別,雖則形式上盡可截然不同。這個不知名的古代宗教,我們可暫稱為古道教。"

與佛教的關係
道教和佛教作為中國的主要宗教,兩者在相互競爭中又互相吸收,使其更適用中國本土文化的需要。佛教傳入中國後,查清儒教道教的思想、儀軌、祭祀等,使之變為適合中國的宗教,現今中國的大乘佛教的小部分科儀,可以說就是道教的一種翻版。而且道教的許多經文是參考佛教經文編寫,許多儀式也參考了佛教如早晚課,施食素食等。雖然中國古代也有吃素的人,但未有大力提倡者,而是到了梁武帝時才流傳全國。對佛教的學習,最明顯的是全真教的出家制度與全真三罈大戒。如道教的薩祖焰口是明清時期的道士模仿元代喇嘛翻譯的瑜伽焰口編寫,也可以說道教的焰口是佛教的翻版,不然民間就不會說道無焰口,佛無拜鬥。

佛教的面燃鬼王是觀音菩薩化現,道教則說是太乙救苦天尊所化身,就是地獄一切亡靈的領導者,為亡靈分衣施食,並隨之於中元節升上陽世,監督眾鬼。佛教認為東嶽大帝、酆都大帝、十殿閻君、面燃鬼王等諸神仙,都是渡化地獄眾生的地藏王菩薩的諸護持者。

好友分享:

相關推薦列表

  • 道教
  • 中國道教神譜
  • 洞天福地
  • 黑白無常
  • 七十二福地
  • 三十六小洞天
  • 十大洞天
  • 太陽星君
  • 鬥姆元君
  • 太元聖母
  • 東王公
  • 玉皇大帝
  • 元始天王
  • 道德天尊
  • 靈寶天尊
  • 元始天尊
  • 三清三境
  • 三清道祖
  • 鬥姥天尊
  • 東華帝君
  • 西王金母
  • 五方五老
  • 玉皇上帝
  • 地母元君
  • 四極大帝
  • 紫微大帝
  • 長生大帝
  • 天皇大帝
  • 青華大帝
  • 三官大帝
  • 普化天尊
  • 太乙救苦天尊
  • 太陽星君
  • 太陰星君
  • 五德星君
  • 五斗星君
  • 二十八星宿
  • 風、雲、雷、雨諸神
  • 玄天上帝
  • 女媧娘娘
  • 九天玄女
  • 城隍尊神
  • 神農大帝
  • 軒轅黃帝
  • 太上道祖-老子
  • 正一天師-張道陵
  • 文始真人-尹喜
  • 陸通真人
  • 淨明真君-許遜
  • 南華真人-莊子
  • 三茅真君
  • 少陽帝君
  • 正陽帝君
  • 孚佑帝君-呂仙祖
  • 海蟾純佑帝君
  • 重陽祖師
  • 魁鬥星君
  • 鬼谷仙師
  • 東嶽大帝
  • 司命真君
  • 文昌帝君
  • 關聖帝君
  • 保儀尊王
  • 天上聖母
  • 保生大帝
  • 臨水夫人-陳靖姑
  • 武穆岳王
  • 開漳聖王
  • 廣利尊王
  • 三山國王
  • 靈安尊王
  • 廣澤尊王
  • 延平郡王
  • 清水祖師
  • 田都元帥
  • 五府千歲
  • 豁落靈官
  • 正一玄壇趙元帥
  • 鬥口靈宮
  • 地祇太保
  • 都雷太歲
  • 福德正神
  • 西秦王爺
  • 何仙姑
  • 武財神-趙元帥
  • 法主公
  • 南鬥星君
  • 南嶽大帝
  • 張三丰
  • 張果老
  • 淨明祖師許真君
  • 註生娘娘
  • 七爺 八爺
  •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 八仙-鐘離權
  • 八仙-藍采和
  • 中壇元帥
  • 中嶽大帝
  • 四靈之首-龍
  • 巧聖仙師
  • 龍之九子
  • 薩真人
  • 古公三王
  • 蘇府千歲
  • 安太歲與犯沖太歲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