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道教的三清尊神之一,最早記載于東晉末年的靈寶經,及另一道教神靈元始天王。相傳元始天尊與道同體,在天地開闢之際,向諸神現身說法演說經文,再輾轉下傳凡人。在唐代初期,元始天尊其形像廣泛出現在藝術創作,後來與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合稱"三清"。

來源
元始天尊的原型則是東晉初期出現的神靈元始天王,兩者都位於仙境玉京山之上。"元始"表示宇宙中初始之氣。在靈寶經中,元始天王變成天始天尊之下傳授道經的神靈。在唐代以後,一些道書又把元始天尊元始天王合二為一。

形象
東晉後期的靈寶經中,元始天尊磅礴于天地之間,開天闢地,在天地初開時傳授道經,稱為"開劫度人"。元始天尊是道的化身,與道同體,也是道經的演說者。最早記述元始天尊開劫度人的經書,是《太上諸天靈書度命妙經》等靈寶經,當中許多經卷都敘述元始天尊向太上大道君等神靈說教,是道教和佛教等一切教法的始祖。在《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中,元始天尊在天地初分之際,將同樣先天地而生的"真文天書",從道氣混沌的狀態,凝練成赤書文字,並通過五老上真,傳授給太上大道君、高上玉帝和十方至真等神靈。奉行靈寶正法的信徒,可以在大劫交周之時,得到元始天尊的垂愛的護佑,安然度過劫期。

發展
在東晉以後,靈寶經創造的元始天尊逐步成為道教其他宗派共同信奉的最高神。在6世紀中期,北方道教仍以太上老君為最高神,到7世紀的唐初,元始天尊取代太上老君成為道教主神。在6世紀,信徒為了祭奠死者與祭祀祖先,開始製作元始天尊的石像,到唐代天尊造像更為普遍。隋唐時各地道觀供奉天始天尊像,伴以左玄真人和右真人。唐代佛教批判元始天尊的形象是模彷彿教而來的,並非自古已有。元始天尊原名樂靜信,因修行而成為天尊之說,更被佛教批評為自相矛盾,偽妄無知。唐代,元始天尊與太上大道君、太上老君合稱"三清尊神"。唐代末期,道士閭丘方遠在《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中把元始天尊編排在神譜的最高位置。在宋代,道教逐漸推崇玉皇大帝,三清尊神成為一種象徵,元始天尊的地位有所下降。後來三清尊神改名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沿用至今。

好友分享:

相關推薦列表

  • 道教
  • 中國道教神譜
  • 洞天福地
  • 黑白無常
  • 七十二福地
  • 三十六小洞天
  • 十大洞天
  • 太陽星君
  • 鬥姆元君
  • 太元聖母
  • 東王公
  • 玉皇大帝
  • 元始天王
  • 道德天尊
  • 靈寶天尊
  • 元始天尊
  • 三清三境
  • 三清道祖
  • 鬥姥天尊
  • 東華帝君
  • 西王金母
  • 五方五老
  • 玉皇上帝
  • 地母元君
  • 四極大帝
  • 紫微大帝
  • 長生大帝
  • 天皇大帝
  • 青華大帝
  • 三官大帝
  • 普化天尊
  • 太乙救苦天尊
  • 太陽星君
  • 太陰星君
  • 五德星君
  • 五斗星君
  • 二十八星宿
  • 風、雲、雷、雨諸神
  • 玄天上帝
  • 女媧娘娘
  • 九天玄女
  • 城隍尊神
  • 神農大帝
  • 軒轅黃帝
  • 太上道祖-老子
  • 正一天師-張道陵
  • 文始真人-尹喜
  • 陸通真人
  • 淨明真君-許遜
  • 南華真人-莊子
  • 三茅真君
  • 少陽帝君
  • 正陽帝君
  • 孚佑帝君-呂仙祖
  • 海蟾純佑帝君
  • 重陽祖師
  • 魁鬥星君
  • 鬼谷仙師
  • 東嶽大帝
  • 司命真君
  • 文昌帝君
  • 關聖帝君
  • 保儀尊王
  • 天上聖母
  • 保生大帝
  • 臨水夫人-陳靖姑
  • 武穆岳王
  • 開漳聖王
  • 廣利尊王
  • 三山國王
  • 靈安尊王
  • 廣澤尊王
  • 延平郡王
  • 清水祖師
  • 田都元帥
  • 五府千歲
  • 豁落靈官
  • 正一玄壇趙元帥
  • 鬥口靈宮
  • 地祇太保
  • 都雷太歲
  • 福德正神
  • 西秦王爺
  • 何仙姑
  • 武財神-趙元帥
  • 法主公
  • 南鬥星君
  • 南嶽大帝
  • 張三丰
  • 張果老
  • 淨明祖師許真君
  • 註生娘娘
  • 七爺 八爺
  •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 八仙-鐘離權
  • 八仙-藍采和
  • 中壇元帥
  • 中嶽大帝
  • 四靈之首-龍
  • 巧聖仙師
  • 龍之九子
  • 薩真人
  • 古公三王
  • 蘇府千歲
  • 安太歲與犯沖太歲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