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反。冬至日是一年中白晝最短之日,北半球冬至一般都在西曆12月21日到12月23日之間,華夏曆法用冬至所在月來定義十一月。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傳統節日。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又被稱為"小年",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在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至今仍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23日。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冬至前後,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運行的速度稍快,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陽直射南半球的時間比直射北半球的時間約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古時有"冬至一陽生"的講法,也就是說從冬至這天開始,陽氣慢慢開始回升。古人講: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所以古人將冬至視為吉日,是冬季祭祖大節。

天文地理

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綫:太陽射線 sun rays,地軸 earth axis,北極圈 arctic circle,北回歸線 tropic of cancer,赤道 equator,南回歸綫 tropic of capricorn,南極圈 antarctic circle。

在冬至時刻太陽直射南回歸綫。冬至日亦是北半球(北回歸線以北)一年之中白晝最短,日影最長之一日,北極圈呈永夜狀態,南極圈呈極晝狀態。冬至之後陽光直射位置開始向北移動,北半球白晝時數日漸增長,正午太陽高度也日漸升高,日影逐漸縮短。冬至雖然是北半球理論上吸收太陽熱量最少的一段時間,但因為地球土壤跟海洋釋放熱量會有時間延遲,大部分情況下最冷的時期不是冬至前後,而是發生在冬至之後,比如說大寒,根據中華民國中央氣象局統計,最冷的月份是1月,之後是2月,接下來才是12月。

《s: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通緯·孝經援神契》:"大雪後十五日,鬥指子,為冬至,十一月中(夏曆/農曆)。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可見冬至又代表着一年之末,又十二地支之首支"子"冠于冬至,因此冬至所在之農曆十一月又稱為"建子之月"。

物候特點

蚯蚓結:六陰寒極之時,蚯蚓交相結而如繩也。

麋角解:鹿形小,山獸也,屬陽,角支向前,與黃牛一同;糜形大,澤獸也,屬陰,角支向後,與水牛一同。夏至一陰生,感陰氣而鹿角解。解,角退落也;冬至一陽生,糜感陽氣而角解矣,是夏至陽之極,冬至陰之極也。

水泉動:水者,天一之陽所生,陽生而動,今一陽初生,故雲耳。

《卜壬日》條引《清台占法》曰:"冬至後一日得壬,炎旱千里;二日得壬,小旱;三日得壬,平常;四日得壬,五穀豐熟;五日得壬,小水;六日得壬,大水;七日得壬,河決;八日得壬,海翻;九日得壬,禾麥大熟;十日得壬,五穀不成。"

五行

在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中,日照多而白晝長是為陽,因此冬至是陰消陽長轉化的關鍵節氣,乃陽氣開始逐漸旺盛之始。在十二闢卦為地雷復卦,稱為冬至"一陽生"。易復卦象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此日象徵太陽死亡,種植全面停止。

特性與稱呼

冬至日該日,北半球黑夜最長而白晝最短,故又稱"長至"或"短至"(夜長至,或稱日短至),因此亦有"長至節"、"短至節"等節日。冬至日的前夜則稱為"冬至夜"。

陰陽五行學說歸納冬至有"一陽生"之象,由此冬至日也稱為"一陽節"。曹植《冬至獻襪頌表》記載:"千載昌期,一陽嘉節,四方交泰,萬物昭甦"。又大概關係到所謂"陽氣起"、"一陽至",加上諸多拜賀之舉而令冬至增添"喜"意,因此冬至又得"喜冬"、"賀冬"、"秤冬"之稱,也就有着"賀冬節"此一節日。

冬至日是數九寒天的第一日,俗諺"冬至交九",從冬至日開始即進入"數九天",以九日為一九,九九八十一日後遂寒冬過去,稱為九九數盡,民間因而有"九九消寒圖"記錄數九過程。而古時冬至節氣是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亦是歲之計算起訖點。因冬至節以往是僅次於新年的重要節日,應節習俗繁多,且民眾會大肆飲食慶祝,所以又俗稱"亞歲"、"肥冬",在民間也廣泛流傳着"冬至大如年"、"冬至大似年"、"大冬如大年"、"冬肥年瘦"/"肥冬瘦年"的俗諺,意指冬至的禮俗隆重如同新年/年節,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是曰"冬至節亞賽年節");"冬肥年瘦"則指而在春節時各種飲食已消耗不少,"肥"不如冬至。到了唐代,冬至由原本大於春節,發展成冬至與歲首(春節)並重。

冬至節亦會舉行敬老尊師的儀式節令,分別稱為"履長節"和"豆腐節"。《歲時廣記》卷三十八《如元旦》條轉引《泗人月令》載:"冬至之日,薦黍糕,先薦玄冥以及祖禰,其進酒尊老及謁賀君師、耆老一如元旦。"

鄂倫春族視冬至為"開始落雪的季節"(即冬季,鄂倫春語:托)的其中一關鍵日。雲南獨族則在冬至左右準備其年節(獨語:卡爾江哇、卡雀哇或德里哇)。

在斯堪的那維亞和北歐部分地區,冬至節稱為耶魯節;東歐地區則稱冬至節為"Koleda"。

此外,作為時令與節日,冬至在各地稱法不同,還有"冬至節"、"小新正"、"如正"、"交冬"、"消寒節"、"小年" 、"除夜"即"冬除"(冬至日前一夜)、"守冬"等稱謂。冬至亦代表舊的一年快過。

節氣介紹

冬至(公曆12月21-23日交節),是干支歷二十四節氣中表示季節變遷的其中一個特定節令,鬥指子為冬至,亦即太陽運行至黃經270°時(冬至點),冬至標示着寒冷的冬天來臨。冬至,古有"日短"或"日短至"之稱。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几乎直射南回歸綫(又稱為冬至綫),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在北極圈以北,這一天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綫之下,成為北半球一年中極夜範圍最廣的一天。對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陽高度最低的一天。冬至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約50%。據《載敬堂集》載:"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冬至節,春之先聲也。冬至過後,夜空星象則完全換成冬季星空,並且從今天起開始"進九"。而此時的南半球正值酷熱的盛夏。

節日來由

在民間廣泛流傳着"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一個傳統的祭祖節日。冬至節,來由於節氣特點"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所以古人將冬至視為吉日,在冬至祭祀神靈和祖先,形成節日風俗。

漢代前未見冬至過節日風俗的文字記載,漢代是我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這對節日習俗的傳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漢代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場流行互賀的"拜冬"禮俗。《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絶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魏晉六朝時,冬至稱為"亞歲",民眾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冬節盛于唐宋。宋朝以後,冬至逐漸成為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慶活動。明、清兩代的冬至日,皇帝要舉行祭天大典,謂"冬至郊天"。民間在這一期間同樣有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故而冬至才被稱為"小年"。

農曆參照

地雷復卦,稱為冬至一陽生。易曰: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

冬至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約50%,北京的白晝時間僅有9個多小時。但是,這一天是數九的第一天,並不是最冷的時候,這是因為地球表面有大氣和水分,能夠儲存熱量,並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積熱"。

冬至之後,雖然太陽高度角漸漸高起來了,但這是一個緩慢的恢復過程,每天散失的熱量仍舊大於接收的熱量,呈現"入不敷出"的狀況。 到了"三九天",積熱最少,溫度最低,天氣也就越來越冷了。此時如果有冷空氣的影響,天氣就更為寒冷。待到過了這個"冷鋒"之後,天氣就會漸漸變暖。 所以說"冷在三九",而"九九"已在夏曆一月、二月,中國大部分地區已入春,因此"九九艷陽天"。

氣候特徵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寒冷氣候的開始,這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詩云"西北風襲百草衰,幾番寒起一陽來。白天最是時光短,卻見金梅競艷開。"(左河水)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開始逐漸變長,正午太陽高度也逐漸升高。所以,有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綫。"

從氣候上看,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開始"數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關於"數九",民間流傳着的歌謡是這樣說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過,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即使在當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真可謂秋去春平,全年無冬。

中國古人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着身體;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名稱釋義

南朝梁人崔靈恩撰寫的《三禮義宗》記載:(冬至)有三義: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之冬至也。"古人認為冬至為"陰陽"相爭之日,是預測一年晴雨、冷暖的好時機,甚至可占卜來年的人間禍福。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陳志歲《載敬堂集》載:"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又謂,冬至, 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 "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預示否極泰來。

冬至,又名冬節、大冬、亞歲、小年、履長節。《淮南子》記載:"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

周公測影

相傳冬至節氣最早是周公採用土圭法測影測出來的,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相傳冬至是24節氣當中最早被周公測定出來的一個,因此有把冬至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的說法。《尚書·洛誥》中說:周公"朝至于洛師",對洛陽周邊的幾個地方做了考察,最後確定澗水東、瀍水西、瀍水東皆"惟洛食"(都是興建宗廟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過"土圭測景"選定洛邑基址的史實,被載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後人奉為封邦建國的成法。

"土圭測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國的中心)。這種方法的要義是"樹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長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長一丈三尺五寸"(即豎起高為8尺的標竿,在夏至日觀測,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 "測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驗四時"。 用這種方法測到的就是"土中"洛陽、"洛邑"的理論位置。依周公測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詳細規劃了滅商後的第一座國家都城,《逸周書·作雒》載:"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邙山,以為天下之大湊。"

氣象測量

據民國初年《雄縣新志》所述,傳統華夏民眾會在冬至日豎立八尺表木以測驗來年水旱。漢朝亦有"晷進則水,晷退則旱"此一標準判斷水旱。

另華夏民眾會在冬至日觀察日出日落的雲氣變化,以雨晴預知判斷春節天氣之好壞。浙江農諺云:"晴冬至爛年邊,邋遢冬至晴過年。"表示冬至不下雨雪,春節時就要下雨雪而弄得道路濕滑泥濘;反之亦然。

至于確定冬至日的方法,則是透過豎立表木測量至日中午時分日影長度,華夏民眾則稱該表木為"華表":

對北回歸線或以北而言,日影往北最長者為冬至,日影往北最短者為夏至;
對北回歸線至赤道之間而言,日影往北最長者為冬至,日影往南最長者為夏至;
對南回歸綫至赤道之間而言,日影往南最長者為冬至,日影往北最長者為夏至;
對南回歸綫或以南而言,日影往南最長者為冬至,日影往南最短者為夏至。

各地諺語

"冬至進補,春天打虎"
江南:"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意思是冬至如果是晴天,春節通常要下雨,反之亦然。
上海川沙:"冬至菜花年大麥"
廣東:"冬至一家團聚食晚飯,飯前或飯後食甜湯圓",代表一家團圓。"干冬濕年"指冬天不下雨,春節一定下雨。
香港:"冬唔(不)凍,過年凍"(若冬至天氣不冷,則過農曆年時天氣便會冷,剛好相反)。
廣州:"冬在初,浸唔多;冬在尾,賣咗黃牛來買被。"
香港:"冬在初,冷唔多;冬在中,冷死蔥;冬在尾,賣咗黃牛來置被。"(指冬至在農曆月初,該年天氣通常會較溫暖,冬至在月中則該年冬天較冷,冬至在農曆月底,該年冬天則會相當嚴寒)
福建:"冬至霜,月娘光;柏葉紅,丸子捧"
台灣:"冬節佇月頭,愛冷佇年兜;冬節佇月尾,愛冷佇正月;冬節佇月中,無雪亦無霜"
台灣:"冬節在頭,凍死老牛;冬節在中,單衣過冬;冬節在尾,二月凍雪"
台灣:"干冬節,澹過年"、"冬節澹,做孝男"、"冬節大如年"
台灣:"冬節紅、過年茫"、"冬節烏,過年酥"、"冬節不過不寒,夏至不過不熱"
台灣:"冬節透腳日,做田人拼攏劊直"
台灣:"冬節圓仔食落加一歲"
馬祖:"搓丸自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有老媽(老婆),依弟單身哥(單身);搓丸自搓搓,年年節節高,大人添福壽,囝仔歲數多"

好友分享:

24節氣列表

  • 大寒
  • 小寒
  • 冬至
  • 大雪
  • 小雪
  • 立冬
  • 霜降
  • 寒露
  • 秋分
  • 白露
  • 處暑
  • 立秋
  • 大暑
  • 小暑
  • 夏至
  • 芒種
  • 小滿
  • 立夏
  • 穀雨
  • 清明
  • 春分
  • 驚蟄
  • 雨水
  • 立春